猪场腹泻,各种药都用过了,还是没有效?教你腹泻防控技术
腹泻在猪场是很容易见到的一个症状,小到消化不良大便稀软,大到猪瘟便血死伤大半,只要养猪,就不得不重视腹泻给猪场带来的损失。
生猪
对经验丰富的养殖户而言,小的腹泻例如球虫,例如黄白痢自己三两下能搞定,可是也有一种腹泻常常引起他们头疼不已。
例如刚进的小猪,一周左右开始拉稀,用过各种抗生素没效果,也不像病毒性腹泻,猪体温不升高,拉稀的症状看着像回肠炎,又像沙门氏菌,可是用药下去无效。一般他们是忽略了小袋纤毛虫病。
有研究对淮南地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调查,显示猪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达为35.69%。猪蛔虫、鞭虫、类圆线虫、隐孢子虫、球虫、结肠小袋纤毛虫和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.07%、0.62%、6.00%、1.38%、2.77%、17.54%和6.31%。其中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率最高,达到17.54%。
很多养殖户会疑惑,我经常做驱虫的,怎么会感染小袋纤毛虫。
首先要明白,小袋纤毛虫和蛔虫这种类型的寄生虫是不一样的,小袋纤毛虫和球虫同属于原虫,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这类驱虫药是无效的。
一、那么,什么是小袋纤毛虫?
结肠小袋纤毛虫是目前为止纤毛虫门的唯一成员。是人蓄共患病,意思是人也会感染这种虫子,引起发病,所以有小袋纤毛虫猪场的工作人员要注意勤洗手。
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在结肠和盲肠中以滋养体的形式进行无性繁殖,以抗性卵囊形式排出,并在环境中持续存在。感染的主要来源是被卵囊污染的水或土壤。
小袋纤毛虫主要寄生于猪大肠中,尤其是结肠中,破坏肠黏膜,引起猪腹泻。所以剖检时看到病变集中在大肠部位。
猪是小袋纤毛虫的一种保虫宿主,意思是成年猪可长期带虫。
小袋纤毛虫发育过程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。滋养体抵抗力较弱,常规消毒剂均能杀灭之。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较强,在阳光直射下可存活3 h,室温下可存活2个月,10%甲醛溶液中至少需4 h才能将其杀灭。
小袋纤毛虫生活史简单,不需要中间宿主。当包囊被动物吞食后,在消化液的作用下,囊壁破坏,内部虫体逸出,成为滋养体,随后寄生在大肠内,通过采食组织细胞、血细胞、淀粉及细菌等来摄取营养。通过横二分裂法进行繁殖。
分滋养体受粪便成形的失水影响,虫体变圆分泌囊壁包绕虫体,形成包囊并随
粪便排出。排出的粪便中往往含有大量小袋虫的包囊和滋养体,再次感染其他误食的动物。
保育猪发病率高,哺乳仔猪感染率最低。成年猪往往成为隐性带虫者,虽然携带虫体的量较多,但无明显临床症状,可不予以治疗。
生猪
二、症状
急性型:保育猪发病率高,猪突然发病,呕吐,排黄色、灰色或黑色水样粪便,粪便恶臭,内混有血液,并含大量的滋养体和包囊。猪体后躯被粪便污染,该病型传播迅速,猪只可在2~3 d内死亡,死亡率可达100%。
慢性型:病猪精神不振,食欲减退,饮水增加,体温正常或稍有升高排灰色糊状,后变为水样稀粪,有时粪便中混有黏膜碎片和血液,病猪逐渐消瘦、弓背、被毛粗乱,眼窝塌陷,后期病猪脱水严重,可使黏膜苍白,体温降低。病程长,后肢无力,行走不稳,有的持续数月。严重脱水者倒地不起,并最终死亡。
亚临床感染型:成年猪多表现为亚临床感染型,猪只虽携带大量虫体,但猪只并不发病,而是达到了一种虫与猪的共生状态。
三、鉴别诊断
(1)受凉:猪因受凉引起的腹泻,早晨较严重,粪便黄色糊状,太阳出来后症状减轻。因饮用凉水引起的腹泻,如在吃料0.5 h后再饮水,则症状能明显减轻。
(2)消化不良:一般是断奶后突然换料引起,所以加料应逐步进行。
(3)猪增生性肠炎:患猪排沥青样或带血的粪便,有时混有组织碎片和未消化的饲料,皮肤苍白,走路摇晃,病猪肛门周围沾有粪便,严重者短期内虚脱死亡,病死率大约为50%。剖检主要可见回肠黏膜呈脑回样增生,肠壁变粗、变硬,就像一根橡胶管。一般用太妙菌素或者泰万菌素可以治疗。
(4)猪痢疾:一般2~4月龄猪多发,急性型粪便带有黏液、血液及组织碎片,初期粪便黑色,像煤油,后期粪便黄、灰色,慢性型粪便黑色,病变集中于大肠,肠黏膜肿胀,覆盖黏液、血液及纤维素性渗出物,肠系膜出血、水肿。取猪新鲜粪便镜检可见大量弯曲状密螺旋体。用痢菌净,泰万菌素可以治疗。
(5)沙门氏菌感染时猪表现为顽固性腹泻,多发于3周龄仔猪,病变集中于盲肠和结肠,肠内含坏死组织或纤维蛋白样物;肠黏膜肥厚,覆盖灰黄色或淡绿色麸皮样物,剥开后可见底部呈红色,形状不规则溃疡面。猪常出现体温升高,扎堆的症状。
四、防控
1、减少应激。应激包括进猪,转群,打疫苗等。尤其是进猪,常常集中爆发小袋小毛虫病。减少应激的措施:在饮水中加酸化剂,或者加多维,维生素C。
2、做好消毒。可以选择戊二醛或者过氧乙酸,对难以杀死的包囊也有效。
3、治疗
一吨料加地美硝唑1-2kg+磺胺间甲1kg,饮水中加口服补液盐,减少脱水引起的死亡。
上一篇:浅谈猪的前腔静脉采血技术
下一篇:羊痒螨病
最新更新
推荐阅读
- 猪支原体与链球菌精确诊断与防控技术
- 春季气温多变,如果饲养管理不当,容易引发牛的多种疾病,现将几种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?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?介绍如下,以供参考。 春季牛容易得的疾病有哪些? 一、流行性感冒 精神沉郁、时有流泪、鼻流清涕、食欲减退乃至废绝,少见甚至不见反刍,体温有时高达41℃以上。 二、瘤胃鼓气 反刍停止,拱背,头常弯至腹部,腹部迅速膨大,左边尤为显著,呼吸困难,以至出现张口伸舌状态,急性的有发汗、惊恐、不安等症状,重病的行走摇晃或突然倒地死亡。 三、瘤胃积食 患畜停止采食,反刍减弱或停止,瘤胃蠕动减弱,通常排少量软粪或稀粪,严重者粪内附有血液和黏液。拱背弯腰,腹部膨大。后期,呼吸急迫,脉搏加快,体温一般无明显变化。 四、牛体表寄生虫病 患牛被毛部分脱落或全部脱落,患部与健康部分界线明显,边缘有细小颗粒状小结,形成痂皮。 五、犊牛腹泻 犊牛腹泻有感染性腹泻及消化不良两种,发病初期的犊牛只是排黄白色、粥样及带臭味的粪便,随后体温可能会达到41℃左右、每分钟呼吸60~110次、脉搏100~120次、喜欢卧着、肺部听诊可能会出现干性锣音、水样或者是胶冻样粪便,恶臭且带血块和血丝等,到发病后期,病牛皮肤缺乏弹性、眼球下陷,之后可能会脱水死亡。 六、犊牛肺炎 呼吸道疾病是犊牛高发的疾病,病因复杂,随着病程的进展,引发肺炎,可导致犊牛呼吸困难,精神萎靡不振,食欲减退甚至废绝,身体逐渐消瘦,抵抗力下降。有时继发细菌感染,引起消化道疾病,出现腹泻等症状,进一步加重病情。及时发现病牛犊牛肺炎会导致肺部组织受损,呼吸困难,若不能及时治疗,肺泡被纤维化,丧失气体交换功能。即使治好了,也严重影响随后的生长发育;严重者,引起大量死亡。早发现、早治疗。每天必须至少巡视2次犊牛舍,特别是“落群”的牛犊,要单独进行诊断,及时发现病牛。 七、牛拉稀 1、中毒性拉稀牛饲喂过酸的青贮料、酒糟,易引起瘤胃酸中毒。病牛精神沉郁,结膜呈淡红色,食欲减退甚至废绝,目光呆滞,步态蹒跚,后肢踢腹。严重者卧地不起,磨牙呻吟,肌肉颤抖,呈昏迷以至虚脱状。初期排灰色稀粪,继而转为绿色泡沫状水泻,如不及时治疗会便血死亡。 2、草食性拉稀牛采食过多刚萌芽的嫩草或青料,导致胃肠功能失调而引起下泻,粪便稀薄呈青绿色,病牛精神、食欲良好,体温正常。 3、过劳性拉稀耕牛整日卧地,疲惫乏力,食欲减少或废绝,长期持续拉稀,粪中混有泡沫、黏液和血液,但体温不升高。 养殖户应该如何预防? 一、要加强饲养管理,增强牛体抵抗力; 二、要做好重大疫病的防疫,及时、科学接种疫苗; 三、要保持卫生,定期做好驱虫和消毒工作,预防外来疫病侵入。
- 初生羔羊肠鼓气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法
- 猪增生性肠炎的诊断要点来了
- 牛胀气怎么治?牛胀气治疗方法大全
- 春季猪场寄生虫类疾病预防措施
- 给猪打针要注意哪些细节?打针常犯的错误有哪些?
- 你的猪场为啥胃溃疡频发?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胃溃疡?
- 治猪呼吸道病,不仅仅只是选择敏感的抗生素?
- 猪副嗜血杆菌病
关注我们
